什么是八字电影
民国时期八字山的传奇故事与老照片的记忆
八字山,这座位于鼓楼区挹江门旁的小山,见证了南京的变迁和历史。名字背后的故事,激发了许多人的好奇心。曾经被称为“四望山”的它,因何改名为八字山?这其中隐藏着一段与八个巨大汉字有关的神秘故事。
据史料记载,民国时期,国民在四望山的山坡上放置了八个巨大的汉字——“忠孝仁爱,信义和平”,这八个字如此之大,以至于远远望去都能清晰可见。民间开始称这座山为八字山。老照片中的八字山却较为罕见,令人不禁好奇当年的景象究竟如何。
在唐先生手中,有一张民国时期八字山的老照片。照片上的山坡用砖石砌出四个拱形门,每个门内都砌有一个大字——“信、义、和、平”。山下,一排围墙上的标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氛围。虽然照片只展现了四个字,但足以确认这是八字山无疑。唐先生推测,当年的八个字可能正是摆放在朝向中山北路一侧的山坡上。
八字山的历史,我们发现它自古便是一座具有历史底蕴的小山。东吴大帝孙权曾与此山的传说紧密相连。传说中,他曾与仙人葛玄一同登上此山游览,更有一次,葛玄的船被大风吹走,却奇迹般地从水上走来。这些传说为八字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。
《晋书》中称这座长江边的小山为“四望矶”,形容其“山势崭绝,足供远眺”。而战国时期,楚威王设立的金陵邑也是南京有行政建制的开始。关于金陵邑的具体位置,学界虽有所争议,但八字山也被认为是其可能的位置之一。
如今,八字山上的民国碉堡虽然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八个大字,但仍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。其中,“八字山民国碉堡群”被列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山顶的“中柱亭”则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陈中柱的抗日阵亡将领而建。陈中柱将军与南京有着深厚的渊源,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传颂。
八字山不仅是一座小山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它的名字、传说、老照片以及历史遗迹都让人们感受到南京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。每当人们提及八字山,都会想起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民国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