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宿迁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特别的
端午节,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从屈原的传说起源,至今已演变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习俗。让我们一同走进江苏宿迁的端午节,感受那里的独特风情。
赛龙舟,是端午节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。相传,这是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划龙舟追寻他的踪迹。在江苏宿迁,赛龙舟更是别具特色。夜龙船上,张灯结彩,穿梭于江河之间,情景动人。而江浙地区的龙舟竞赛,还兼有纪念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。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区,划龙舟的传说各有不同,但都在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。
端午节,怎能少了悬艾叶菖蒲?民间有言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宿迁,人们会在门前插上艾和菖蒲,以驱邪避疫。艾的茎、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可驱蚊蝇、净化空气;菖蒲则是提神通窍、健骨消滞的药物。
说到端午食粽,这又是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做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是纪念屈原的食品。在宿迁,包粽子用的是河塘边的嫩芦苇叶。粽子内馅丰富,有糯米、花生仁、红枣等。枣粽谐音“早中”,寓意读书的孩子早中状元。中学、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,家长也会做枣粽给考生吃,寓意吉祥。
端午节小孩还要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等药材和香料,佩戴在身上既可作为装饰,也能带来清香。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,青年男女还会用香囊来表达爱意。
在宿迁的端午节习俗中,主屋门前要挂纸制的“五毒”——蛇、蝎、老虎等,床边则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避祟。小儿要穿老虎鞋,手腕、脚脖上系着五彩绒线,肚脐和肛门涂以雄黄。家人还会到野外采集药草或艾叶等“百草头”,用以浸泡热水洗澡,以求身体健康。
宿迁的端午节习俗丰富多彩,从赛龙舟到悬艾叶菖蒲,从食粽到佩香囊,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这里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,也能领略到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。